Firebase踩坑

由于我的单页面应用使用了react-router-dom做页面路由: 通过路由foo,传递一个id参数,渲染组件”Component“。 在访问domain.com/404时,可以正常渲染not found文本。 但在访问domain.com/foo/123时,浏览器从错误的路径请求了静态资源。静态资源会从domain.com/foo/js/xxx.js加载。然而真正的资源存储在domain.com/js/xxx.js。 尝试了常见的解决方案(配置firebase的rewrite规则),但问题依然存在。 Gemini还给出这个方案: 发现我经过webpack打包的静态html文件,确实是以相对路径引入资源。 因此在生产环境的webpack设置中修改文件名即可。 P.S. 使用 firebase emulators:start 可以在本地模拟hosting服务,以便调试。

一次在dita-ot的html5样式表中缝合3D场景的实践

“所以这个学自动化的家伙到底在做什么样的工作?似是敲代码又不完全是?如果不是程序员的话没有钱该怎么办?”有时候会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这样看待自己。或许对抗职业发展焦虑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静下心来做些事情吧。

于是这就开了一个新坑——试图把3D场景集成到dita-ot的html5样式表中去。这样用户就能与我们发布的电子手册(也就是一套网页)中的3D对象进行交互啦~虽然没法保证说加了这个什么3D场景就能显著地提升机器的销量,但是枯燥重复的日常工作中也要添点非功利性的,结合了能力与兴趣的调料嘛。

事业发展中的常见误区

“沉没成本”心理:工作不对口,那大学白读了。基于沉没成本心理做出决策是不理性的。

理性思维的特点是考虑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:我面临的职业选择有哪些、它们有哪些收益、为了达到这些收益我应该多付出些什么

盲从职业规划人格测试而走向误区:永远在抱怨,同时还非常惆怅纠结,觉得自己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所在,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。

即便是有天赋有特长的人,也需要经过漫长而痛苦的长期枯燥努力的过程。不存在只要找到天赋特长立刻就起飞的情况。需要的从来都不是寻找,而是培养。认清自己一无是处的事实,接纳自己,踏实地从头开始培养自己。